裴艳玲推出《寻源问道》 称要守住戏曲的根(图)
2012-04-13 14:46:16   来源:中国综艺网   

裴艳玲
裴艳玲

  携手著名导演林兆华,年届64岁的戏曲大师裴艳玲于去年年底推出 《寻源问道》,首次在国内以“排练+讲解”的形式,尽显京、昆、梆表演艺术之精髓。本周日,该剧将作为“第五届东方名家名剧月”的闭幕演出首度登陆东方艺术中心。昨日,提前抵沪的裴艳玲接受记者采访,率性的她直言:“很多人说我守旧,其实我胆子最大。但我知道创新必得在‘守旧’的基础上,你要连临摹都不合格,随便一涂就说是创新,那不是‘瞎搞’吗?”

  用老传统吸引新观众

  据悉,裴艳玲的《京剧武戏专场》将于14日率先亮相,次日《寻源问道》将作为本届名家名剧月的压轴演出亮相。《寻源问道》以“排练+讲解”模式展现戏曲表演艺术精髓,去年在京首演曾轰动一时。裴艳玲介绍说:“这是我在用新颖形式展示传统艺术。演出中我不上妆,也没有髯口,我想让观众仅仅通过唱念做打及眼神去了解角色。”

  说到该剧在排演过程中和大导林兆华的交流,裴艳玲表示:“林兆华在话剧的领域里很是前卫和先锋的,而我在艺术层面上也进行了非常大胆尝试,但是不论我们怎么探索,最终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不管你怎么玩,‘传统’这个东西始终是不能扔的,那就是戏曲要找回的东西,也是我们要向观众交代的东西。”裴艳玲强调,如何守住戏曲的本色和根源是当代艺术从业者应当回答的问题。“武戏专场”也好,《寻源问道》也好,两场演出都离不开“传统”。对于现在唯有新创、新奇、新编才能吸引新人的观念,裴艳玲觉得:“面对新观众玩传统艺术那才是真正的挑战。”

  武戏不能断根

  在裴艳玲的《京剧武戏专场》中,压轴的《武松打虎》甚为惹人注目,裴艳玲介绍:“《武松打虎》这出戏,是我上了年纪之后学的戏。我在翻老剧本的过程中,发现这出戏特别好,不仅好看,还有文学价值,值得演。尤其从文本上来说,这称得上是个好剧本。我演的这出《武松打虎》与京剧版的不同,是纯昆曲版的《武松打虎》,讲究学血腥,辞藻非常文雅,从戏词上讲快成文戏了。”据悉,因为太喜欢这个剧本了,裴艳玲对着剧本钻研了两三天便学会了,搬上舞台后有评论赞“这个戏演得有书卷气”,裴艳玲坦言对这样的评价很受用:“俗话说‘京剧没有武戏等于没有半边台’。”

  谈及为何特地带了一台“京剧武戏专场”来沪,裴艳玲表示是想全面展示“武戏”的精要:“这个‘武’并非武术武打,武戏也是戏,得有文学性。我的武戏师承李派,就是我的师爷,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剧武生、李派创始人李兰亭。当时有‘南盖(盖叫天)北李’之说,凡是现在我们看得到的武戏,没有与李派不沾边的。我想告诉观众的是,与文戏一样,武戏也分门别类,通过武戏专场,而且武戏因有派别而更耐看,念白、身段、韵味都得协调一致,因此演武戏专场我是带着任务来的。”

  即便年事渐高,也坚持将武戏展现在舞台,裴艳玲是为着“武戏不断根”:“武戏不能断根,而这个根,我们应该往回‘找’。戏曲艺术不用大布景、大包装,光凭表演能力就能让你相信演员所演绎的‘情境’,并且在不同的剧种间,仅仅以唱念便能区分开,这都是我们传统戏曲的精妙处,这是高于西方许多艺术的。”

  戏曲要靠传统吃饭

  和如今戏曲圈相对温和的评论相比,敢怒敢言的裴艳玲对新编戏的点评总是辛辣,不少戏迷将她的点评整理成语录广为转帖。昨日,当裴艳玲看到记者打印下的“裴氏语录”时笑得畅快,率性的她直言:“这都是我说的吗?我都不记得了,回去得好好学习下。”

  说到语录中对当下舞台上层出不穷的新编戏的批评,裴艳玲快人快语:“这些年我们就几乎没出什么好的新编戏,可你要说它们不好,就又有人说你守旧。我守旧吗?其实我胆子最大,而且追求自由,没有一个艺术家会是固守成规的,但问题在于你有多少能耐去搞新编。”裴艳玲以当年梅兰芳创排《一缕麻》为例:“梅先生的《一缕麻》也是在前人旧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来的,推动戏曲发展离不开创新,可是现在我们的舆论太过于偏向‘新’而忽视‘旧’,这让很多基础还没打好的演员就忙着去搞新编,这怎么成?”

  裴艳玲自曝年轻时也爱“折腾”,但现在却越来越觉得传统根底的重要性:“我当年也特别大胆,可就算是这样我都无法忍耐现在的一些新编戏。”裴艳玲坦言《寻源问道》就是以她近年对新编戏的批评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作品,那是“骂”出来的感悟,“我就是要用这个戏告诉人们,戏曲要靠传统吃饭,并不在乎形式的新与旧。”

相关热词搜索:裴艳玲 推出 问道

上一篇:2012壹戏剧大赏将亮相 柏阿姨调解故事将登舞台
下一篇:高亚麟重登话剧舞台 和濮存昕当《说客》

裴艳玲 推出 问道. . 8314. 24
分享到: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