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音画舞剧《蒙古?传说》4月5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,该剧以内蒙古大草原为地域背景,讲述了一个蒙古族男人的成长历程。该剧总导演藏族舞蹈家桑吉加,同时也是现代舞舞者,他将传统蒙古族舞蹈化繁为简,与现代舞相结合,呈现出新颖的舞蹈语汇。此外全剧也将蒙古族原始部落生活状态呈现在舞台上。
展现男人成长历程 蒙古族舞混搭现代舞
《蒙古?传说》由伊金霍洛旗委和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出品,赵季平担任艺术总监、赵麟作曲、关山编剧、藏族舞蹈家桑吉加担任总导演兼舞蹈编导。除4月5日、6日于保利剧院演出外,该剧还将于4月16日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影剧院演出。
当晚演出一个半小时,分序和一二三幕,故事模糊了时代背景,讲述的是一个独立于时空之外的传奇:一个蒙古族男孩被敌对部落抢走了心爱的女孩,他勇闯婚礼,却因势单力孤被推下悬崖,九死一生的少年从悲伤中挣扎醒来,被一支迁徙而来的部落所救,并得到了部落首领母亲和妹妹的照顾,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敌手再度来袭,首领的母亲和妹妹先后死去,少年背负伤痛再度站起,成长为一名战士,与首领共盟,一起踏上振兴之路。
该剧总导演、藏族舞蹈家桑吉加,他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现代舞舞者,他将传统的蒙古族舞蹈化繁为简,与现代舞相结合,呈现出新颖的舞蹈语汇。桑吉加在演出前表示,自己的编排除秉承简约与还原传统的原则外,也希望通过这些舞蹈表达出蒙古族儿女对天地自然的崇尚与敬畏,对生命万物的珍惜与尊重。
舞台空间运用丰富 展现蒙古族部落生活
当晚舞台为斜度为5度的坡型舞台,尽管这样的舞台增加了舞者表演难度,但也使观众能够更清楚的看到舞者的脚步动作。舞美设计充分利用了舞台空间,连舞台最前面的乐池和最后面的幕后空间全部用上,拉伸了舞台纵深。在展现部落迁移段落中,舞者扛着巨大的帐篷支架直接从乐池底下走上台,并一直走到舞台深处,台前姑娘们舞蹈,台后小伙子们搭帐篷,不仅层次丰富,也将蒙古族人迁徙、安家、祭祀仪式等原始部落生活状态呈现在舞台上。
此外,一个分上下两层并可左右开合的纱质围幕环抱式横贯舞台后方,除能让舞者在围幕上和围幕里表演外,它还充当多媒体投影墙。舞台中间是可起降的升降圆盘,在展现激烈战斗戏份时,圆盘以倾斜舞台近乎直角的形式耸立于台中央,并迅速旋转,交战双方的舞者跑上跑下搏斗,既挑战体力也挑战平衡能力,而此时剧场响起悠远的蒙古长调,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。在战争结束后,圆盘后纱幕里出现战士家人慢慢走近的景象,舞台上同时下起连绵不绝的大雪,萨满法师在沙幕上方伴随诵经声跳起送别死难者的舞蹈,意象深远引人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