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娱乐讯 舞台剧《宝岛一村》内地第三轮公演在即,从11月首个周末起,每周五六日三天依次在深圳、沈阳、长沙、北京、上海、合肥等城市演出。10月23日下午,该剧导演赖声川(微博)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商界人士冯仑对谈,讲述舞台幕后故事和前两轮演出收获。赖声川不仅遗憾这出戏做晚了,同时也感慨两岸情感没隔阂,观众的哭点笑点都非常一致。
聊幕后:《宝岛一村》做晚了
1949年,国民党百万军队及家属撤退到台湾,这些人聚在一起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眷村。当时,全台湾有七八百个眷村,大的几千户、小的几百户。《宝岛一村》截取的就是四个家庭三代眷村人的生活境遇。该剧由台湾舞台剧编导赖声川和综艺电视制作人王伟忠(微博)联合创作,2008年12月在台北首演,2009年至今两度在大陆巡演。
谈及创作该剧的幕后故事,赖声川透露,《宝岛一村》能成型很大程度是王伟忠的推动,剧中故事也取材自王伟忠自己在眷村的成长经历。赖声川说,“06年王伟忠就找我,跟我讲了不下一百个眷村故事,可我跟他说一百个好故事也不等于一个好的舞台剧,你直接去拍一百集电视剧就好了。可伟忠说电视是速食,只有剧场才能做出永恒的东西,是他这句话打动了我。
2008年,赖声川正式开始筹划制作《宝岛一村》,他跟自己的创作团队说这个剧的规模会跟《茶馆》差不多,要二三十演员,但当时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时,又赶上台湾选举年,搞不到投资,所以工作人员商量后跟他说八个演员可以吗?但赖声川最后还是保持了二十多人的规模,并且得到了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投资。
2008年12月5日,《宝岛一村》在台北首演,此后一路巡演至今,赖声川遗憾的表示,“很多眷村第一代已经过世看不到这出戏了,我跟伟忠说过,看来是我们做晚了!”
聊巡演:两岸情感没隔阂
赖声川忆起该剧在台北演出,当剧中人唱“我的家在松花江上”时,剧场二楼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突然站起来大声跟着唱,然后对旁边人说“这是我家乡的歌”。赖声川说,“虽然这样的行为在剧场很突兀,但观众却都能理解并给她掌声。还有好多老人看完戏都到后台来拥抱我,留着泪说‘你们演出了我们的生命!’”
同时,赖声川也感慨两岸情感没隔阂,当该剧在上海演出时,他闭上眼睛竟会有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的感觉,“那些笑点哭点两岸观众都是一样的,眷村的故事隔着海峡、隔着几十年的时光,却没有隔着人心,这部剧的演出让我发现两岸间的情感是那么近。”
当天,不少北师大的学生也到场聆听赖声川的讲述并向其提问,当被问及《宝岛一村》为何不拍电影获得更大反响时,赖声川表示,这出戏的表现手法很多地方是电影不能完成的,另外他也不会因舞台剧看的人比电影少就觉得自己矮人一截,“只有舞台剧是演员和观众在同一时空中共呼吸同悲喜,它对人的影响是电影所不能达到的。”而谈到如今大热的“文化创意产业”,赖声川也直言很多人只看到了“产业”两字,觉得能赚大钱。“没有创意何来产业,没有文化又何来创意,我希望年轻人的梦想不要只是单调的赚钱,从古至今我没有看到一个例子是钱能给人带来快乐,相反却总带来烦恼。”